聚焦巡视审计整改推动财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
西南政法大学计划财务工作对标巡视和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,以“管理、监督、服务三不误”作为整改工作目标,在守住“财务底线”前提下,打好“铁算盘”,当好“铁公鸡”,坚持“铁制度”,确保对巡视、审计反馈意见改到位、改彻底、改出成效,让财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。
一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,切实强化财务监督
一是认真组织各类主题的政治学习,让全体员工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将组织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,加强计财处人员廉洁自律意识,筑牢拒腐防变防线,严守财经纪律。把“过紧日子、厉行节约”的机制贯彻到底,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意识,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严控一般性支出,多措并举开源节流,集中财力办大事,支持重点建设和重点工作。二是切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责,把好最后一道关。正视巡视审计提出的问题,“对症下药”,加大财务审核力度,严格经费发放程序,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,从制度上堵住缺口,防范财务风险。三是强化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,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相关规定,细化工作流程,进一步理顺校内工作机制,明确标准化工作要求,严格采购预算编制,制定采购招标工作负面清单、采购需求标准文本等,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机制。
二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注重资金绩效导向
一是强调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。将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贯穿于预算申报、预算执行、预算考核全过程,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“双监控”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,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。为构建形成“花钱必问效,无效必问责”的倒逼机制,在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的大背景下,制定《西南政法大学预算管理办法》与《西南政法大学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办法》,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,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,形成反馈、整改、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。切实做到“无预算不支出、有预算不超支”,未经法定程序不调整预算。二是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。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“各类结余、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、重新安排”的指示精神,建立定期分类清理制度,对结余资金、结转超过时限的存量资金及长期未用的代管经费结余资金,按规定收回学校,统筹安排,用于急需支持的领域。
三、财务智能优化创新,服务师生提档升级
一是在提升信息化能力方面苦下功夫,2021年正式上线“专项付款管理系统建设”,组织开展系统上线培训会,印制操作手册,多渠道宣传,满足审核付款事项实时追溯,方便发起人及时掌握审核进程、付款进度等。二是进一步改善报账环境和体验,在实行校内单位定点包干制报销,智能凭证自助收单,经费发放、往来款催款、报销业务短信提醒功能的基础上,积极推动智能报销平台上线,进一步简化报销程序和手续。从提出申请、申请审批、行程预定,到经费负责人审核、经费结算,全程网上办理。做好经费管控,防范财务活动的超标违规风险。三是推进采购信息化系统建设,进一步理顺采购流程,减少人为干预,探索实现采购需求提出、计划申报、采购项目实施、合同签订、项目验收等方式的信息化,通过全流程记录规范采购与招标工作管理过程,形成闭环管理。
四、紧抓党建共促发展,巡视审计立行立改
一是坚持抓党建促发展,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、一起部署、一起落实、一起检查,解决好“两张皮”问题。加强党纪、法制教育,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,廉政警钟常鸣不息。做到明政策、守底线、提水平、促发展,压实整改责任,对巡视、审计反馈情况立行立改。二是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,以学促干,谨记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面对面行动”计财处专场宣讲会的六大承诺,打开渠道,倾听师生的声音,从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抓起,用心、用情解决师生的麻烦事、烦心事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。
通知公告